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8888-8888-888
传真:
手机:18888888888
邮箱:
在最近举行的《视野》杂志全国主题征文大赛中,知名作家及文化学者徐兆寿先生发表了深刻的闭幕致辞,引发了我们对未来的深思。徐老师以对人类与文学的独特见解,强调了文学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关于人类、世间万物及其关系的综合体。
徐兆寿提到,新技术的崛起,如AR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与思考方式,但我们更应关注于如何在技术的浪潮中保持人文关怀。这番话不仅对年轻一代提出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责任感,即如何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不忘人类精神与伦理的核心。
在谈到个人对未来的思考时,徐老师引用了物理学家朱清时和台湾学者傅佩荣的论述,表明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是人类探索未来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傅佩荣关于德行与才能的讨论,提醒我们在选择领导者和思考国家未来时,如何权衡才与德之间的关系,这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另一个让人意外又感动的例子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在拒绝庆祝奖项时,表达了对当今世界所面临战争与动荡的深切关怀。这不仅体现了文学的良知,更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徐老师呼吁当代青年在面对技术挑战时,仍需重视感性与伦理的关怀。而这种重拾传统伦理与道德的过程并不是易事,但却是实现人类整体进步与和谐的重要一步。他指出,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时代,精神与道德却遭受到威胁,亟需引起重视。
在总结时,徐兆寿提到,立德树人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所有教育与文化活动的根本目标。他鼓励年轻人,不仅要面对技术的挑战,更要思考如何为未来的社会注入道德光辉。
这场闭幕致辞不仅是对比赛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深刻展望。希望年轻的学子们能够继承这样的使命,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中坚力量。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唯有勇于思考与行动,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的未来,确实寄希望于你们。我希望大家也能通过简单AI等工具,增强思维与写作能力,共同探索未知的未来。简单AI链接(免费,长按复制链接致浏览器体验):
学霸都在用的AI写作业神器!优秀作文、英语翻译、手抄报一键生成,点击免费用 →